CCI改良指标是一种常用于技术分析的指标,它是由美国股市分析师唐纳德·兰伯特(Donald Lambert)于1980年提出的。CCI指标以价格为基础,通过测量价格与其统计平均值之间的偏离程度,来判断市场的超买超卖情况,进而预测价格的反转点。然而,原始的CCI指标存在一定的缺陷,为了提高其准确性,人们对其进行了改良。
改良CCI指标的关键在于参数的设置。原始CCI指标的默认参数是20,但在实际应用中,不同市场、不同品种的交易工具,其价格波动的特点各不相同,因此需要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。一般来说,较短的参数可以更快地反映价格的变化,适用于短期交易,而较长的参数则适用于中长期交易。
改良CCI指标的第一个参数是平均线的计算周期。原始CCI指标使用的是简单移动平均线(SMA),但在改良中可以使用其他类型的平均线,如指数移动平均线(EMA)或加权移动平均线(WMA)。不同类型的平均线对价格的反应速度和平滑程度有所不同,可以根据交易者的需求来选择。
改良CCI指标的第二个参数是超买超卖的判断阈值。原始CCI指标将+100和-100作为超买超卖的标准,但在实际应用中,这个阈值并不适用于所有市场和品种。可以根据历史数据的分析,找出一个较为合适的阈值,使得指标在市场的超买超卖区间内运行的次数较为合理。
改良CCI指标的第三个参数是适用的交易品种和市场。原始CCI指标可以应用于任何交易品种和市场,但在实际应用中,不同品种和市场的价格波动特点各不相同。例如,股票市场和期货市场的价格波动往往比外汇市场更加剧烈,因此需要根据实际情况对参数进行调整。
改良CCI指标的最后一个参数是其他技术指标的辅助。CCI指标可以与其他技术指标相结合,如移动平均线、相对强弱指标(RSI)等,以提高交易信号的准确性。通过多个指标的综合分析,可以过滤掉一些虚假信号,提高交易的胜率。
总之,改良CCI指标的参数设置是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,以提高其准确性和可靠性。通过合理的参数设置和其他技术指标的辅助,可以更好地判断市场的超买超卖情况,并作出相应的交易决策。但需要注意的是,改良CCI指标仍然是一种技术分析工具,不能独立决策,仍然需要结合其他分析方法和风险管理策略来进行交易决策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