打新股是指投资者购买新上市的股票,这种投资方式可以带来较高的回报率,因此备受关注。那么,打新股是什么时候开始的呢?
打新股的历史可以追溯到中国股市的改革开放初期。1979年,中国股市开始重启,此时的股票市场还非常不成熟,股票交易的方式也很简单。投资者可以通过预约方式参与股票发行,这也可以看作是最早的打新股方式。然而,当时的投资者数量有限,参与打新股的人数也相对较少。
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,股市进一步深化改革,并在上世纪90年代实行了股票发行制度改革。这一改革对打新股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。股票发行制度改革的核心是引入了市场化的定价机制,通过招股书的方式公开披露信息,吸引更多的投资者参与打新股。此时,打新股的方式已经逐渐进步,投资者可以通过证券公司的渠道进行申购。
然而,直到2005年,中国股市推出了新股申购制度,打新股的方式才真正成为投资者的主要选择。新股申购制度改革的目标是加强市场化,提高公平性和透明度。根据新股申购制度,投资者可以通过公开发行方式申购新股,而不再需要通过预约或者证券公司渠道。这一制度的推出,进一步扩大了打新股的参与人数。
新股申购制度的改革不断进行,市场也在不断发展。为了防止打新股炒作和投机行为,中国证监会推出了一系列限制措施,如限制个人申购数量、加强新股发行审核等。这些措施在一定程度上保护了中小投资者的利益,并促使市场更加稳定和健康发展。
如今,打新股已经成为中国股市中的重要投资方式之一。随着中国股市的不断发展和完善,打新股也在不断创新,例如推出了创业板和科创板等新的股票市场,为投资者提供更多的选择。
总的来说,打新股起源于中国股市的改革开放初期,经历了多次制度改革和市场发展。从最早的预约方式,到后来的证券公司渠道申购,再到如今的新股申购制度,打新股的方式越来越便利和成熟。随着中国股市的快速发展,打新股也将继续创新和发展,为投资者带来更多机会和回报。